接續前篇文章 Apple切入防窺技術, 3M守得住嗎?? , 除了APPLE外, 還有那些技術可以不用防窺片就可有防窺功能!! 2005 年Toshiba 推出了一款 VACF (Viewing Angle Control Filter)的筆電 Tecra M3, 解決了3M防窺片這種尷尬與不方便的問題. 這款筆電應用的其實是基本的TN液晶特性, 在螢幕不同的區塊上利用TN液晶的螺旋性, ...
目前分類:科技學堂 (130)
- Nov 17 Thu 2011 09:00
不用防窺片 也可以讓你螢幕有隱私
- Nov 16 Wed 2011 09:00
Apple切入防窺技術, 3M守得住嗎??
之前在橫濱展的一系列文章中( 友達橫濱FPD發功 臉部追蹤3D先驅), 提到了一款友達展出的個性化防窺面板, 就是在側視觀看時會出現很多猴子圖案. 剛好前陣子又有報導說美國專利局公開了蘋果在2009年時寫的新專利提案, 該專利主要的內容是有關液晶顯示器防止機密資料外洩的技術. 因為蘋果近幾年來一直都是時尚與前瞻性的指...
- Nov 07 Mon 2011 09:00
看3D會頭暈? 你的器材有問題嗎?
3D是一個正火熱的影片撥放方式, 雖然目前已經有很多的研究機構在著手研究3D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 但是目前還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之前在介紹眼鏡式與裸眼式3D 時有提到一種Cross talk現象, 簡單來說, 就是右眼接受到左眼的3D訊號, 反之亦然, 照成大腦在合成3D影像時出現疊影, 致使觀賞者覺得不舒服. 看3D會頭暈, 有很...
- Nov 04 Fri 2011 09:00
你還在帶著笨重眼鏡看3D? 裸視3D技術大全
接續上一篇 眼鏡式 3D 的介紹後, 接下來小弟繼續來聊一下裸視3D的一些技術原理 裸視3D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類是空間多工式, 另一類是時間多工式, 還有就是很像未來世界的全像式與體積式3D, 以下就一一為各位介紹啦! 針對各個項目的內容, 這邊也有一篇學術文章, 3D 立體顯示技術之發展與研究, 寫得滿詳盡的, 大家也可以參...
- Nov 03 Thu 2011 09:00
3D知多少? 眼鏡式3D簡介
為了追求更接近真實的視覺與享受逼真的影像品質, 液晶顯示器在過去的十年來持續不斷地在改善解析度, 提高色域表現, 動態對比與視角表現, 但單純的2D顯示內容很明顯的已不能滿足人類對高畫質電視的需求, 無疑的3D立體顯示器的發展除了一般的影像與色彩外能帶給人們更進一步的立體空間的感受. 3D立體技術簡介 先來簡單介...
- Sep 30 Fri 2011 09:00
小尺寸非晶矽手機面板開發, 也進入了 HD720 時代?
隨著各家手機包括 Moto, Samsung, LG 都陸續發佈了第四季或明年度上市 HD720 (1280x720) 面板解析度等級的手機後, 手機即將由 WVGA (800x480), qHD (960x540) 正式邁向 HD720 (1280x720). 除了系統的升級外, 最重要的是高解析度面板的量產與支援. 其中目前包括 iPhone 等 Retina 等級的手機面板 (326ppi) 都是採用低...
- Sep 08 Thu 2011 09:00
實現透明螢幕的大絕招
最近看到有很多透明螢幕的產品紛紛實現, 如透明螢幕的平板電腦, 手機...等等. 但是要實現透明顯示器的關鍵技術是什麼? 我們在以前文章中有提過顯示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背光模組, 模組中有許多零件如反射板, 這些不透明的零件讓要實現透明這件事情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另外, 如果多了一層彩色濾光片, 也會讓透明度也會下降...
- Aug 31 Wed 2011 09:00
你感應到了嗎?
上篇文章聊到觸控與慣性感測器,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比較了解到你的手機有多聰明了. 接下來我們要聊的是近距感測器與環境光源感測器. 近距感測器 (Proximity sensor) 近距感測器是一種非接觸的物體偵測感應器, 應用範圍相當廣泛(上圖出處:tabletbite.com), 例如:行動式裝置, 防盜裝置, 日常生活(水龍頭和日光燈..)和汽車...
- Aug 30 Tue 2011 09:00
感測器讓你手機更聰明
記得80年代當紅的諾基亞(NOKIA)手機廣告: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說明手機的人性化設計與介面使用, 都是為了讓顧客能夠滿意. 手機江湖沒有永遠的霸主, 唯有更人性化的設計, 才能獲得使用者的親睞. 而近年來, 讓手持行動裝置更加Smart的法寶, 就在於行動裝置感測器的開發與應用(上圖出處:tabletbite.com). 你知道一支智慧...
- Aug 29 Mon 2011 09:00
廣視角LCD反應時間慢? OCB又廣又快!
還記得很久以前小弟有介紹過兩種廣視角技術, 分別是VA與IPS(FFS), 如果忘記了可以看一下這兩篇 IPS / FFS 顯示技術介紹, 深一點 廣一點 漫談VA顯示技術, 這兩種廣視角技術相同的弱點就是反應時間過慢. 反應時間過慢對於我們觀賞影片時有何影響? 也就是在觀賞動態影像時, 如球賽, 打電動...等等, 都會讓動態的事物產生模...
- Aug 16 Tue 2011 09:00
全民瘋 3D 的可能性?
今年的產品, 不管是手機, 遊戲機, 電腦, 電視, 似乎沒有搭配3D就稱不上高檔. 除了有人預測3D會變成電視的標準配備外, 裸眼3D的遊戲機與筆電也相繼登場. 今年這股風潮滲透到手機來了, HTC與Sharp相繼推出了3D手機, 不過裸眼3D已經不稀奇, 真正特別的, 也是筆者認為開始會引起風潮的, 是兩者都推出了附有3D鏡頭的手機. 自...
- Aug 10 Wed 2011 09:00
創造無限可能的無線技術
無線的技術帶給我們科技的無限可能, 所以在現今社會上的成功一點也不令人驚奇, 由於沒有纜線的束博, 建構無線環境也顯得容易且富有彈性, 今天小弟要來為大家分析無線技術的潛力與發展性. 為了解決線路的問題(圖片來源:tgdaily.com), 現在科技試著透過各種看不見的方式來傳輸, 最關鍵的就是要透過何種介質來達成目的, 在...
- Jul 06 Wed 2011 09:00
未來的視網膜體驗(下) - The Resolution Gap
上回的分析文章The Resolution Gap, 其作者預測pixel density (PPI)將會不斷進步, 直到顯示器與人類視覺系統之間沒有差距為止, Retina Display / Retina Experience 的產生與此目的不謀而合. 而Apple所提倡的Retina Display訴求的正是希望提供使用者一個眼睛辨別不出個別畫素的顯示器. 但這不單單只有PPI這個規格所決...
- Jul 05 Tue 2011 09:00
未來的視網膜體驗(上) - The Resolution Gap
高解析度顯示器的採用由高階智慧型手機開端, 將進而延燒到未來的平板電腦, 可攜行電腦等行動裝置. 引發這整個行銷事件發生的趨動力, 不單單是來自於硬體的製造能力, 有更多來自於操作系統端及軟體內容之間的協定. 原文摘自於本篇文章The Resolution Gap, 一開始以人因工程的角度科學化地定義出蘋果在iPhone4中所行銷的...
- Jul 04 Mon 2011 09:00
淺談玻璃基板的產業發展(下)
目前全球生產無鹼玻璃基板的大廠為美商康寧、三星康寧(韓國三星跟美商康寧合資成立的公司)、日本旭硝子、日本電氣硝子、日本Avanstrate、以及中國的彩虹電子玻璃, 以上幾間公司囊括了全球無鹼玻璃基板90%以上的市占率. 美商康寧(Corning)成立於1851年, 公司總部在美國紐約州康寧市. 康寧是全球第一家研發出無鹼玻璃的...
- Jul 01 Fri 2011 09:00
淺談玻璃基板的產業發展(上)
兩個禮拜前, 特殊玻璃及陶瓷材料的領導供應商康寧宣布在台灣內科成立亞洲玻璃技術中心, 此舉無疑是呼應台灣是面板與電子產品生產重鎮的地位. 本篇文章就來談一談玻璃基板的產業發展. 隨著手機、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液晶電視等3C產品的普及, 液晶面板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 使用量也越來越多, 尤其附加觸控功能的液晶面...
- May 27 Fri 2011 09:00
這不是可彎曲OLED~這不是可彎曲OLED
以下這段文章轉自癮科技,小弟PE2將對這篇文章論述提出些評論: “Samsung在今年的CES中展示一些AMOLED的設計,包括4.5英吋可彎曲以及19英吋透明等顯示裝置,可惜這些產品近期內都沒有量產上市。Samsung的Advanc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AIT)又發表了一款可摺疊顯示裝置的原型,有點類似2008年發表的參考設計, 將...
- May 27 Fri 2011 09:00
你的iPad2有這麼軟Q嗎?? 這才是可以彎曲的顯示器!
2011年SID展於5/20落幕了~ 但不謝幕的榮耀~ 2011年顯示器科技獎名單中, 包括Apple, Samsung, e-Ink之外還有工研院, 其以 高無機含量透明混成基板(ITRI Flexible Substrate for Displays)這項軟性基板, 獲得顯示器材料元件銀獎, 這個獎項讓人對顯示器多了想像~ 包包裡帶著的小筆電, iPad, MID, iPhone不小心掉落~ 面板就...
- May 25 Wed 2011 09:00
液晶螢幕中的重要材料 膠帶
這篇文章想和大家介紹一下LCD面板中所使用到的膠帶類材料. 是的, 你沒看錯, 就是你想到的膠帶. LCD面板雖然是高科技產業, 但是在背光模組中用到了許多的膠帶, 材質與種類繁多, 也都具有不同的專有名稱與功用, 例如: 電路板與金屬件之間貼的絕緣Mylar, 金屬反射罩與導光板要貼反射片提升光源出光的利用率, 貼遮光膠帶避免...
- May 13 Fri 2011 09:00
液晶螢幕裡面的LED
前篇文章聊到 LED的發光原理 與 LED的優勢後, 關於LCD面板內的LED位置設計方面, 一般在較小尺寸時大都使用側入式背光源, 所以LED是被放在一長條的燈條(Light Bar)上, 藉由導光板將光線分散在顯示區中, 而較大尺寸的機種(如TV)則因LED本身發光效率不夠高, 使得原本都是直下式光源為主, 且因其混光均勻性問題需較多的厚度...